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医院要闻详细

我是护士,也曾是病人

发布时间:2014-01-24 00:00

   ――从医患角色转换所想到的

    来到五官科一年有余,我在这段时间里,经历了一些人生跌宕起伏,亦让我在工作及生活中感受颇多,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曾经,因为护士这个职业,多次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一次一次的成功亦或失败,都让我累积了不少的临床经验。我懂得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正确处理,积极配合抢救,就能很好的完成工作,是的,一直以来我都是站在工作的立场在为病人服务。“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落到实处时,还是不能理解透彻。因为,一个人没有真正处于患者位置时是很难深入理解这句话的;或许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没有静心的思考什么样的角度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才是人道主义上的完美关怀。更多的是工作要求――纯粹的工作而已!所以这样的工作心态容易疲惫,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更甚至可能迷失自我,找不到工作的目标和生活的乐趣。
    当有一天,我自己躺在病床上面对死亡的威胁、等待救援、等待医疗护理时,我很庆幸我是一名护理工作者,清楚知道我的病情和接下来疾病的发展,同时,我也经历了作为一个病人需要什么帮助以及当时迷茫与担心的过程。作为患者,我亲身体验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是无法言喻的,暂时的生活不能自理、绝对卧床休息、后遗症、康复治疗,还有家庭和工作,一大堆问题蜂拥而至。在护士和病人的角色转换之时,我也更理解同伴们工作的辛苦,又期待她们能给我更多的指导或是多一个细心的照顾与微笑。在住院期间,看到姐妹们来来往往忙碌,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在上班时碰到这样那样的情况我会怎么处理,我会有比她更好的办法更好的言行来诠释我的服务工作吗?“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这不是一句空话,我想这该是一种职业素养,这应该是我以后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基本点,而且这种素养应该让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具备,培养敏锐的护理职业意识,做到抢救生命,分秒必争,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想病人之所想”,是提高护士职业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需要围绕病人疾病发生发展康复的过程、与之对应的生理心理变化、病人对病情期望值、病人的性格特征、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因素来综合判断,才能达到“想病人之所想”这个目标。这与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工作经验、个性特征等紧密相关。所以我想到,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是我们更加需要关注的重点。护士在加强自身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应该多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与沟通技巧。医院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如科内讨论、成立心理知识学习小组、院报文章交流、请专家讲课和指导等等,提高我们在实践中“想”能力与水平。能够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我们才能更确切的知道病人此时需要我做什么、怎么做,才能为之提供恰当的治疗与帮助。护士通过角色定位,更好地运用我们的专业和服务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恢复正常生理心理机能,使病人了解相关预防疾病的知识,减少疾病或复发。学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良好的角色定位,能够直接影响护理工作完成的好坏,提高服务质量。这就是我曾经从护士到病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希望能与大家分享。(眼耳鼻喉科:黄晓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我是护士,也曾是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