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一家三代女医生
李宙静是我院康复科女医生,最近,她出生在医生世家、外婆、妈妈和她三代行医的故事,在我院和郴城传为佳话。
――记康复科医生李宙静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医生世家,从李宙静的外婆董少清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行医以后,在外婆的影响和带动下,李宙静的妈妈和她自己也先后走上了自强不息的漫漫学医之路……
外婆董少清:随夫入湘派遣学医
1924年出生的董少清今年90岁了,尽管于1997年因患癌动了手术,但目前状况稳定,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能给人看病,与人打牌。
董少清夫妻俩本是河北省唐山市人,她十多岁就开始在日本人办的纺纱厂里当女工,1949年解放后,她随丈夫张凤举南下入湘,因为湖南当时纱厂极少,而且缺医生,于是组织上派她学医,主要学习“新法接生”技术。学成后,她先后到零陵地区和湘阴县工作,1958年随丈夫一起调入资兴市滁口林场。因为滁口卫生院缺妇产医生,她服从组织安排,从林场医务室来到卫生院工作。那时农村缺医少药,妇女分娩被比作 “过鬼门关”,董少清凭着一颗仁心和高超的医术,化解了多次难产危机。滁口大江村一个黄姓妇女,前几次怀孕均流产,再次怀孕数个月后,董少清教给她保胎的方法。好不容易熬到分娩时刻,却是难产,全家人心急如焚、束手无策。危难关头,董少清沉着冷静,竭尽全力,将母子从 “鬼门关”拉了回来。为了牢记董少清的救命之恩,黄家让这个孩子认董少清为 “养婆”。
张凤举早年是中共地下工作者,在艰苦的地下工作中先后患上了肺结核、肝硬化等疾病,不幸于1965年早逝。后文化大革命开始,董少清被诬陷为 “走资派”,经常被抓来批斗,家里的东西也被抄光。那时女儿董晓英虽然还小,也得陪着她挨斗、不准走。尽管受苦挨斗,但董少清热心助人一如往常。一次她去滁口长河村出诊,见一家夫妻都是智残人,生了3个儿女都是哑巴,穷得小孩没有裤子穿,冬天坐在稻草里。回来后,董少清到处搜集小孩衣裤,连同自己女儿的衣裤一起给那家送去。虽然年代久远,可在资兴南乡片,很多 “老辈人”一说起 “董医生”的医术和为人,仍是赞不绝口。
妈妈董晓英:努力学医发挥余热
3月17日,记者来到市第四建筑公司的医务室,只见董晓英正在给一位年轻女子看病。 “给你打针屁股针吧,你这个感冒不严重,不需要输液。”董晓英边说边用注射器配药, “虽然打屁股针比较痛,但副作用小,花钱也少,能不输液就尽量不输液。”
董晓英是本文主人公中的第二代女医生,李宙静的妈妈。董晓英的母亲董少清从1980年调到市第四建筑公司后,一直在这个医务室工作,直到2006年董晓英退休后来接了母亲的班。受母亲的耳濡目染,董晓英也想当一名医生。1969年,18岁的董晓英跟随母亲招工到资兴五七煤矿工作。有一次,董少清去了县里开会,矿上医务室没了人,而此时有一名工人腿被砸伤送了过来,怎么办?董晓英小心地学着母亲的样子给工人清洗伤口缝针,人们都说: “这丫头胆子真大。”
1974年,董晓英被单位保送到郴州卫校脱产读书,两年后回到资兴,被安排到计划生育手术队工作。1977年,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董晓英调到了郴州公汽公司医务室工作,一直到2006年退休。为了提高医术,董晓英不停地刻苦求学。1984年,她考取了郴州卫校临床医学专业函授大专班,每个周末早早就来到教室门口,等着开门抢到前面的座位。 “那时上班时间根本没空,都是利用晚上看书,每天看到第二天凌晨。”因为当时丈夫当教练经常在外搞培训很少回家,为了能心无旁骛地学习,董晓英把孩子交给母亲照顾,每天下班后,便一个人躲进房间看书。“那些年总是考,把头发都考白了。”就是凭着这一股霸得蛮的 “考劲”,1989年,董晓英考取了主治医生资格证,当单位的领导同事得知这个消息时,都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
考取了主治医生,董晓英的行医之路顺畅了许多。早在2006年前,市第四建筑公司就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她接母亲的班把这个医务室办下去。此后,董晓英便在医务室扎下根来。市四建公司家属区里老人多,下岗工人多,医务室为大家看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现在想来,此前的追求都是值得的,不仅可以给居民应个急,起点指导作用,而且我退休后还可以发挥余热,充实生活。”董晓英自豪地说。去年居民区有位老人感觉不舒服,董晓英接到电话上他家诊断后,凭着多年丰富的从医经验,发现老人病情严重,赶紧叫老人的家人把老人送到医院里。原来老人得的是脑血栓,幸亏送医院及时。现在老人逢人就说 “多亏了董医生,要不后果无法想像”。
李宙静:八年苦读三代为医
董晓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教师,小女儿就是李宙静。 “我那小丫头是她自己要学医的,说是被外婆和妈妈带 ‘坏’的呢!”说到女儿,董晓英一脸的幸福和欣慰, “不过,孩子的学医之路也很曲折啊!”
李宙静,1979年出生,初中毕业考上郴州医专护士班,1997年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但原单位并没有安排她从事医务工作,这让她很苦闷。对此,她下定决心继续求学,直到当上一名真正的医生。1999年,李宙静通过紧张备考,考上了郴州医专临床医学大专班,脱产读了4年书,2002年获医师资格证。此后,李宙静常在外婆的医务室打下手、做参谋。为了让女儿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前途,董晓英鼓励她继续考试读书。“那时好多熟人热心地来给小丫头做介绍,我为了让她安心读书,把她送到资兴一个朋友家里,躲起来专心备考。”董晓英笑道,为此还得罪了几个熟人。
2003年,李宙静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湖南中医药大学,又读了四年本科专业课程,2007年毕业获得了医学学士学位。此后,李宙静先后到过几家私营医院工作,后考入我院康复科,去年还考取了主治医师。今年,她还准备考中级康复师。
“医学无止境,要当好医生,你就得不断学习。”李宙静说。由于李宙静学习刻苦、工作认真、态度和蔼,她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喜爱。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