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人行暖 ——记市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彭建国
发布时间:2016-11-08 00:00
分享到:
彭建国,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南华大学,自2000年担任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以来,在医学领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精研医术,几十年如一日。他作风朴实,乐于奉献,积极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开拓进取,努力使心内科的医疗技术跻身市内先进水平,赢得了同行、病友及家属,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心血管介入治疗项目从无到有,事无巨细。引进设备、派人外出学习、积累临床经验,直到2006年顺利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真正造福于郴城百姓,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彭建国主任都是亲力亲为,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现在心血管内科分成两个区,科室能熟练开展血管造影、支架植入、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先心病封堵等治疗,开展遥测心电监护、动态心电及动态血压监测、N末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测定等,科室每年实施心脏支架手术200余例、心血管造影400余例,安装心脏起博器十余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高。
彭建国主任作为科室的领头人,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选送科室青年骨干人才外出至北京301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通过举行科内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等多种途径普及技能,提高诊疗水平,科室每年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经过多年的合理人才培养机制,现在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拥有介入诊疗资质的医师2人,科室医师均技术精湛,可独挡一面。
彭建国主任待病人如亲人,每一件事都为患者着想,他经常对科室医生说,“要站在患者角度为患者着想,不能开大处方、大检查,我们的利益事小,患者满意为大。”他对患者是能用便宜药绝不用贵药,患者的经济出现了困难,患者心情不好,他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尽办法为患者排忧解难。有时为病人捐助,有时宽慰病人几句,这些细微的举动让患者很感动,曾在心内科住过院的许多患者都说到:“彭主任对病人真是像亲人一样,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我们患者的知心人。”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的医务人员医德高尚,严格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科室患者回头率高,满意度高,科室多年来实现零投诉,零纠纷。
彭建国主任坚持以白求恩为榜样,以医德医风规范为准则,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他把心血管内科工作当成事业做,在心路上播散仁爱、温暖。
学科领路人,带领科室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2000年接棒心内科主任以来,彭建国主任便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积极引进开展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加大科室的中青年骨干医学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科室医德医风教育,科室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全科工作人员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奋发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科室业务全面发展,年出院人次达2000余人次,门诊人次5000余人次,诊断符合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均在95%以上,患者满意度达98%以上,科室跻身于市内一流专科。
心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急危重症多,死亡率高。彭建国主任深知心内科工作的重要性,他牢牢记住对生命的敬畏,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来加强对心血管病人的救治。当时医院心内科未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许多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转上级医院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在转运途中便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彭建国主任意识到,如果科室要发展,那么就应该引进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项目。心血管介入治疗项目从无到有,事无巨细。引进设备、派人外出学习、积累临床经验,直到2006年顺利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真正造福于郴城百姓,这其中的每一项工作彭建国主任都是亲力亲为,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现在心血管内科分成两个区,科室能熟练开展血管造影、支架植入、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先心病封堵等治疗,开展遥测心电监护、动态心电及动态血压监测、N末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测定等,科室每年实施心脏支架手术200余例、心血管造影400余例,安装心脏起博器十余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心衰、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高。
彭建国主任作为科室的领头人,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选送科室青年骨干人才外出至北京301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并通过举行科内学术讲座、疑难病例讨论,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等多种途径普及技能,提高诊疗水平,科室每年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篇。经过多年的合理人才培养机制,现在科室人才结构合理,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拥有介入诊疗资质的医师2人,科室医师均技术精湛,可独挡一面。
以赤诚之心为患者服务,做患者的知心人
彭建国主任待病人如亲人,认真帮助每一位患者解除病痛,面对医学领域的未知难题和技术风险,勇于担当。他常说“只要对病人有益的事,我们就要积极去做”。他以“胆大心细,智圆行方”为座右铭,为每一位患者进行仔细体查,仔细考虑患者诊疗的每一个细节,努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达到康复的最好效果。曾有位患者家属在接受采访时说道:“陪父亲找彭建国主任看病,他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平易近人,以前不认识彭建国主任,通过这次就诊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记住了他。他是一位真正的好医生,他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许多医务人员学习。”
心内科疾病由于病情存在突发性的特点,患者经常在晚间或节假日休息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酷暑寒冬,无论是双休日在家休息,还是非上班时间的自我安排,每次危重病人抢救,彭建国主任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组织实施抢救,挽救了无数危重病人的宝贵生命,在他的字典里没有自己,因为患者的生命大于天。彭建国主任待病人如亲人,每一件事都为患者着想,他经常对科室医生说,“要站在患者角度为患者着想,不能开大处方、大检查,我们的利益事小,患者满意为大。”他对患者是能用便宜药绝不用贵药,患者的经济出现了困难,患者心情不好,他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尽办法为患者排忧解难。有时为病人捐助,有时宽慰病人几句,这些细微的举动让患者很感动,曾在心内科住过院的许多患者都说到:“彭主任对病人真是像亲人一样,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我们患者的知心人。”在他的带领下,科室的医务人员医德高尚,严格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科室患者回头率高,满意度高,科室多年来实现零投诉,零纠纷。
不忘社会责任,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彭建国主任于2006年至2011年担任政协郴州第三届委员会委员,每年提案均关注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及百姓惠民医疗服务,譬如他提出了患者医保报账相关议题、确保基层医院分层诊疗议题、保障医务人员安全及医疗纠纷处置规范化等议题,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而作为一名农工党员,他充分结合行业特色,为基层医疗单位及群众做好健康服务。他不遗余力,不辞辛劳,奔赴基层,授业传道,指导抢救危重病人,解决疑难问题,他的足迹遍布郴州的各个角落。如为了扩大医疗技术的普及、疾病的预防,以及健康宣教,他配合医院、上级卫生系统及农工党支部的安排,经常下乡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工作指导,下乡、下社区开展公益性义诊及医学讲座等。彭建国主任坚持以白求恩为榜样,以医德医风规范为准则,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他把心血管内科工作当成事业做,在心路上播散仁爱、温暖。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