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 砥砺前行——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甲”创建进行时
座落于北湖之畔的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建院于1958年的市内名牌老院,经过近六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医院取得了长足进步。2016年7月,省卫计委发文,同意设置市三医院为三级综合医院,从二级迈上三级,市三医院走过了几许时光,从默默发力,到大张旗鼓,目标只有一个,一切为了患者的满意!心怀患者,情倾患者。今天,站在2017年的温暖起点,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他们从提高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入手,确立了创建“患者满意型、员工幸福型”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发展目标,全院干部职工再次吹响了医院建设发展的集结号,奋勇发力,厚积薄发,不畏艰险,迈上新征程!
以学科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2016年12月10日,凌晨5点多,市三医院心内科主任郭玉璜突然接到科室的紧急来电:“从北湖区江口乡转来一位急性胸痛患者,我们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正在来医院的路上,请您赶紧来医院准备抢救。”话音未落,郭玉璜翻身起床赶往医院。一到医院,他马上安排好科室相关人员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工作。二十多分钟后,患者进入医院,再次行心电图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立即进入介入手术室接受紧急PCI手术治疗,心内科主任郭玉璜为患者成功置入冠脉支架一枚,打通患者闭塞血管。天逐渐地亮了,处于生命边缘的江口患者也脱离了危险。很幸运,从入院到开通闭塞血管,仅仅只用了60分钟,在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抢救期内为患者打通闭塞血管。这也就意味着,这名患者不仅脱离了生命危险,而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这,完全要归功于市三医院于去年12月成立运行的胸痛中心暨北湖区心电网络中心系统。据了解,胸痛中心集中了该院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急诊科、120、介入中心等科室技术实力,能够对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危急重症患者实施快速诊断及抢救。以心血管内科为例,该科是湖南省重点专科,科室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心血管疾病诊疗实力雄厚,在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和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已达到市内领先行列。

急性心梗患者行紧急PCI术,术后出现室颤,成功获救。患者顺利康复后与医务人员合影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最看重时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内科主任郭玉璜为笔者介绍说,“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这类患者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很可能会猝死。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基层医疗单位还不具备诊疗这些危重症的条件,如何把我们掌握的这项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层患者呢?胸痛中心及北湖区网络心电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基层医疗单位只要即时把患者的心电图等病情资料发给我们,我们就可以对患者的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早发现早诊治。”据了解,北湖区网络心电中心总部设在市三医院,该平台下接75台子系统,覆盖了北湖区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基层医疗单位,基层医疗单位的心电图可即时传输至市三医院进行诊断。危急重症患者能迅速得到胸痛中心的及时救治指导,为突发危急状况的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据悉,该平台运行一个多月来,已经成功抢救了近20余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轻的只有40多岁,年老的达到89岁。这些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均脱离了生命危险。

唯有突破才能进展,以学科建设打造核心竞争力,市三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2016年医院开展了骨外科微创关节镜技术、颅脑脊椎外科椎间孔镜技术以及胃肠外科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等外科微创技术,该院外科微创治疗更攀新高峰。据统计,骨外科微创关节镜技术已经实施了近20例,椎间孔镜技术已经实施了40余例,这些手术时间更短、恢复更快、疗效更好的诊疗技术获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而产科与介入科、麻醉科、新生儿科、泌尿外科通力合作,开展了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孕产妇的保子宫剖宫产术,仿生气囊助产技术则在减轻产妇生育痛苦方面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产妇的舒适感;整形美容外科开展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等多项美容手术极大拓宽了美容诊疗领域,为更多爱美人士提供了多样化选择;皮肤科开展的摩拉过敏原检测及治疗为更多过敏患者提供了对因检测、对症治疗;核医学科新增的核医学诊疗项目,如ECT、核素检查,甲状腺摄碘131检测及治疗等,对冠心病的诊断(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心肌病的诊断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评价,判断肾功能、甲状腺疾病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等有重要价值,并为肿瘤定性、定位、分期、疗效评价、复发等提供了最先进、最准确的诊断方法。

泌尿外科输尿管软镜手术
先进的诊疗技术及优秀的医务人员团队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学科建设则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患者快速康复的有力保障,2016年,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获湖南省市州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骨外科、妇产科、护理获湖南省县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新生儿科、泌尿外科等7个临床科室被确定为郴州市第三周期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获批“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肺结节诊治培训基地”。2016年,医院教学科研方面亦结出硕果,获批为“湖南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组织申报了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4个;颅脑脊柱外科的《完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手术的临床研究》获批为2016年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项目。我们惊喜的发现,该院的学科建设正在朝着“人有我优、更好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市三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呼吸内科获“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肺结节诊治培训基地”

我院检验医学中心自2012年正式申报ISO15189国际标准医学实验室项目后,经过标准化建设,历经初审、复评审,今年3月,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正式为我院检验医学中心授“ISO15189医学实验室”牌匾和认可证书,也意味着我院检验医学中心的实力更上新台阶。

以急救首责制为引领 筑牢医疗质量安全底线
2016年10月2日上午,一名37岁的女性患者在市三医院口腔科就诊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陪同家人在口腔科看病的该院心内二区主任谢家冰正好在场,他发现患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脉搏消失,立即跪地对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5分钟后,这位市民恢复了意识,急救成功,她的命被成功“捡”了回来。
突发危急状况的市民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成功抢救,这,完全要得益于该院于2016年推出的《急救首责制》。为强化全院全员的急救意识,提高急救能力,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正确的施救措施,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安全,该院制定了《急救首责制》,要求全院全员人人掌握、人人过关,切实提升急救能力。《急救首责制》的推行引领着该院不断筑牢医疗质量安全底线。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没有医疗质量安全就没有医院的发展。市三医院始终将医疗质量安全视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上至院领导,下至基层医务人员,始终牢记医疗质量安全底线。他们积极贯彻实施保障医疗安全的行政查房,每周院领导大查房制度,高危病人报告、见诊制度,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为了时刻警醒医务人员绷紧医疗质量安全这条底线,医院开展了医疗质量安全巡查、约谈、点评工作。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急诊急救能力、病历质量、住院诊疗管理、医技科室检验检查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进行巡查,并进行PDCA持续性改进,有力保障医疗安全。继续做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入径病例的病种27个,入径率达98.5%,入径病历完成率达91.3%。并做好输血管理、院感管理、传染病管理等工作,2016年医院感染防控目标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手卫生依从率及传染病漏报率均达标。
医院还对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常态化的监控管理,如非计划再次手术、非计划重返 %、非计划15天内再入院、非预期心跳呼吸骤停、住院患者死亡例数、病案优良率、出院病历5日归档率,处方合格率、1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数据进行监控及管理,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三级医院要求。
三甲医院创建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促进医院辉煌发展的道路。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印证着市三医院在筑牢医疗质量安全底线上不断迈进的步伐。
“2016年,我们对照《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验收标准及细则》要求,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工作,力求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并举,促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有力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有力保障患者安全。”市三医院三甲评审办主任肖江梅如是说。
以细节、优质、文化入手 夯实医疗服务内涵
患者就医体验最能体现一家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换位思考,从患者角度出发,市三医院根据新形势下的医疗服务需求变化,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措施,改进医疗服务流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2016年10月1日起,市三医院坚决按照市、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药品销售执行零差率;全面降低医用耗材加成,降低医用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适当降低CT、核磁共振扫描等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并做好宣传、价改信息对接、医保报账等工作,确保就诊病人满意。
医院按照国家、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要求,开展了微信预约挂号、超声、影像、体检等预约检查,优化了门诊挂号、住院结算流程,为患者提供了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改进医院服务,充分利用新媒体、微信平台、手机信息、电话等途径为患者提供诊疗信息推送服务,推广利用微信、短信等形式向患者提示异常检查检验结果信息。通过自助打印、手机信息、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检查检验结果,以及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实现院前院内急救无缝对接,强化院前急救快速反应,缩短急救反应时间。规范医疗急救行为,加强急诊科力量,提高急诊服务能力,保证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大力推动医院文化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等,发挥医院文化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引导作用。提高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和人文关怀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礼仪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

2016年优改行动礼仪培训
市三医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两学一做”推动医院优质服务工作。医院8个支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并以“学”为基础,开展“趣味比学”、“牢记身份,我为医院发展做贡献”等活动,打造出了一支无私奉献的“排头兵”先进党员队伍,这些排头兵扎根临床,在做好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学雷锋爱心义诊、精准扶贫义诊、高血压日义诊及进社区送温暖、基层帮扶、知识讲座及社区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温暖了广大人民群众,收获了群众的赞誉,提升了医院的美誉度。

结束语:
2016年,市三医院积极推动医院整体提质改造工作,完成建设土地上96户住户的征收补偿工作,拆除2栋住房,完成改造项目建筑规划方案的制定、审批等工作,计划在原址上修建新的医疗大楼及停车楼。
2016年,医院制定了《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总体方案(2016—2019)》及《“三甲”创建奖惩办法》,扎实推进基础建设、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等方面工作,为顺利通过“三甲”医院评审打下基础。
2017年,医院坚持以建设“三级甲等”医院目标为总揽,以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为战略目标;坚持医院公益性质,打造“员工幸福型、病人满意型”医院;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筹备成立“卒中中心”、“内镜中心”等,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并切实落实医院整体提质改造建设及北院(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发展建设工作等,实现弯道超车发展目标。——这是市三医院院长谷东阳在新年伊始对全院干部职工绘就的发展蓝图。
过去的一年,我们看到了市三医院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今天,他们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医院的发展梦、“三甲梦”不懈努力!他们,正上下同心,朝着辉煌的目标奋力前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