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医院要闻详细

【最美逆行者】你的样子②:“救人是天职,痊愈即回报”——记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罗明

发布时间:2020-03-31 00:00

   “医生的天职是救死扶伤”从医十年的罗明医生驰援黄冈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丰富、深刻了。罗明就职于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奋斗在重症医学专业领域的骨干医生。211日上午11点接到援鄂的通知后,他立刻就报名了,“对抗新冠肺炎疫情最缺的就是重症医生,我怎能缺席!”下午2点,郴州援鄂医疗队就已集合完毕,往湖北黄冈出发。

   到达黄冈时已是深夜,冷清的城市看不到一个人,就像电影《生化危机》那样,仿佛空气中都是病毒,长期战斗在抢救一线的罗明医生深深明白这意味这什么。在经过2天最高等级防护措施的培训后,郴州的医护人员们接管了大别山医疗中心的湖南重症医学科。穿着隔离衣、防护服,戴着两层口罩、专业防护镜,医生们的动作变得笨拙,特别是做有创操作时,他们需要戴4层手套,这更加给争分夺秒的抢救加大了难度,每场抢救结束,罗明的隔离衣都汗湿得可拧出水来。

   经历了几次抢救后,罗明充分感受到了事态的严峻,在平常的工作中,对于重症肺炎及呼吸衰竭的病人救治率还是很高的,但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的死亡率超过了他的想象。医者不能退缩,医护人员们经过摸索,加上全国专家的指导经验和最新的治疗指南,抢救成功率逐渐提高。

   2月24日,罗明接管了一名特殊的病人,病人感染了新冠肺炎,同时又患有精神分裂症。这位患者呼吸衰竭,入科时指脉氧只有80%,医生们予以了无创呼吸机支持,但患者血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低至60%,呼吸困难仍十分严重。罗明知道,这个病人必须要插管上有创呼吸机了。当时没有正压防护服,医生感染的风险非常高,但在生命面前,他必须迎难而上。

   为了减少患者因插管呛咳产生气溶胶,罗明予以了深度镇静及肌松剂,这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得依靠平常扎实的操作技能,在这几十秒内插好管。终于,病人顺利插好管,上好了呼吸机,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更加艰巨。上机两天后,患者的呼吸机参数很高,氧合仍欠佳,予以加强气道管理、俯卧位通气、肺部物理治疗及痰液引流后,期间患者还并发了感染性休克以及急性肾功能损伤。为更好地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医护人员每班给予患者行床旁超声检查,有时甚至每两小时评估一次,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患者的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最后终于成功脱机拔管。这是郴州医疗队接管湖南重症医学科20天来第一个成功脱机拔管的患者,罗明非常激动。
   但是脱机拔管只是第一步,后期的呼吸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否则有可能再次面临插管上机的可能。可患者有精神分裂症,根本不愿意配合治疗,情绪时而激动时而低落,甚至会动手打人。为了让患者快点恢复,罗明冒着被打的风险,每天耐心与他沟通交流,教他怎样做呼吸功能锻炼,每2小时就给他拍背;患者不愿吃饭,护士们就喂他吃饭,哪怕只吃一口也觉得开心……再次经过一周的努力,该病人的呼吸情况进一步改善,后转出Icu,继续到普通病房巩固治疗。

   这名患者从抢救到转出 %,都不明白主治医生罗明和其他医护人员是怎样救了他的命,更别提感谢了。但罗明毫不在意,他说:医生救人不是为了让人感谢,挽救生命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只要病人能痊愈,就是对医者最好的回报!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最美逆行者】你的样子②:“救人是天职,痊愈即回报”——记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