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精细化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性发展
发布时间:2016-11-08 00:00
分享到:
为了积极应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新政,进一步降低医院运营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医院在今年《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创造生产力,促进医院质量及产出效益双量提升,更好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
在今年年初,医院即制定了《创建节约型医院活动方案》,要求通过创新管理、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及规范化质控等举措,对各部门及环节的可控因素开展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开源节流,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成本是医院最大的刚性支出,可控主要因素为生产性科室、非生产性科室人员的合理岗位设置问题。今年,医院岗位设置将依照相关文件规定与工作量相结合的原则,对生产性科室设定合理岗位配备,进行合理人才储备;对非生产性科室如管理、工勤岗位、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功能整合,并将劳务派遣人员的人力成本计入工作科室的支出,强化科室主动参与人力成本控制,从而实现减员增效的目的。
后勤保障系统亦针对《创建节约性医院活动方案》,制定出台一系列新举措,使后勤保障管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早在2015年,后勤即对血液净化中心的水处理回收系统进行改造利用,一年为医院节约近3万吨用水量;今年则创新用水用电管理模式,自4月1日后,将水电管理打包交由北京高新节能公司和湖南亿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管理,水龙头、灯具均由公司免费更换,节约的水电费用则由医院和公司实现利益共享;据统计,今年四月较三月节水2000余吨,节电20000余度;改革原来中央空调外包模式,中央空调现由医院独立管理运营,维修及维护则交由专业公司,院方对维修及维护效果进行考核;规范行管后勤的物资领用流程,整合了领用物资的多个行管后勤部门,强调审批、领取、保管等流程制度化,并固定专人领取物资,定期由主管部门进行监管及考核。
医院物质采购管理是保障医院运行、提高运营效率、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工作,医院物质采购包括药品、医疗设备、卫生材料、试剂及总务物资等,为实现管理、采购“二权”分离,建立互相支持、互相制衡、有效监督的医院物资采购管理架构,保证采购流程运行有序、高效和廉洁,医院近期下发了《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文件(市三医发[2016]30号),成立了医院物质采购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物质采购管理;成立了医院物质采购招标专家库,由院领导、科主任和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成立了医院物质采购中心,作为采购执行部门(非决策部门),具体负责医院物质采购工作;并对采购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明确分工;确定了物资采购管理流程;确定了供应商管理模式,即通过供应商选择、三证资料管理以及供应商评价等方式方法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
已于今年四月上线的医疗设备与耗材供应链管理系统软件(现暂时只开放了耗材管理功能),可对医疗设备及耗材实施监控及可追溯管理,支持物质设备全条码化管理,对可收费材料实现全流程化管理,对不可收费材料实现成本控制管理,尤其是对高值耗材实现全闭环管理,真正实现设备与耗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杜绝浪费;另外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高价耗材管理,能用同类平价耗材尽量不用高价耗材,对不可收费的低值耗材实行定额管理,并实施扣减科室纯利润方案。
今年医院还将继续强化预算管理,改革现有绩效核算方案,对科室的收入及支出进行精细化调控。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效,精细化管理是今年医院管理的重头戏,我们要在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走好走稳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实做细、落到实处,切实达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果的目标。(院办:唐君)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