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 | 门诊PICC置管术 让专科护理服务更有温度
近日,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PICC门诊为所有卧床及危重病人全面开展心电定位下的PICC置管术,成功率100%。门诊室里的PICC置管术,患者置管一步到位,让专科护理服务更有温度。其中,为一位体重达500斤的超重女患者在上肢成功实施心电定位下的PICC置管术,打破了郴州市纪录。
PICC是什么?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其尖端位于中心静脉的置管术,该项技术早已成为医护人员耳闻目睹的一项静脉安全输液操作,为长期输液、外周血管条件差、输注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建立一条长久安全的静脉通道。在实施PICC置管操作时为保障导管尖端位置的精确,穿刺送管成功后要通过X线照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心电定位下PICC置管术实施的优势?心电定位下PICC置管术通过特制的心电导联线将PICC导管的导线和心电监护仪连接,观察置管过程中心电监护仪的ll导联上P波的特征性改变,从而判断导管的尖端是否达到理想位置。对于一些卧床病人来说,避免了来回搬动,穿刺后也不再需要借助X线照片定位导管位置。
该项技术送管定位同步进行,所需物品只需要在原有操作下加备心电监护仪和经过灭菌的导联线,置管前上心电监护,三个心电电极分别固定于左侧上肢肩峰下、右侧锁骨下、左侧肋骨与腋中线交界处,边送管边观察心电图上P波的变化。导管的尖端在上腔静脉内慢慢送入,当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时,导管后撤2.5-3cm即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距离右心房入口处2cm,位置精确。
“在心电定位下施行PICC置管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定位精确,穿刺定位一体化,减少患者并发症及感染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以及卧床病人置管后去照片定位来回搬动的麻烦,避免了X线辐射,省时省力,为病人带去了更优质更专业的专科护理服务。”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PICC门诊专科护士肖桐姬介绍。目前该项技术运用纯熟,随后将会对所有PICC 置管患者施行心电定位下的PICC置管术。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PICC门诊成立于2016年,承担了医院所有病人的PICC置管与维护。历经7年,先后开展了盲穿PICC置管术、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中线导管置管术、下肢静脉PICC 置管术、心电定位下的PICC置管术,完成PICC置管3000余例,成功率100%。多次接待外院会诊和置管,开展高难度的PICC置管术,为抢救和治疗建立了一条长期维系健康的生命线。目前PICC门诊有资深PICC专科护士2名,配有超声引导机,能及时为临床科室解决输液难题。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PICC门诊专科护士肖桐姬,从事PICC 置管术12载,专职PICC门诊7载,是PICC置管术的领先者及PICC培训班的创始者,擅长高难度的PICC置管术及并发症的处理,并且不断创新,在全院普及超导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及心电定位下的PICC置管术,大大减少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管护师、PICC 专科护士段霞霞,静疗小组成员,从事PICC 专职3载,擅长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术及并发症的处理,开展了心电定位下的PICC置管术。
文章来源 | 肖桐姬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