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医院要闻详细

无影灯下献青春

发布时间:2011-07-05 00:00

    王文龙同志是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外科片党支部组织委员,1971年6月出生,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医疗工作18年来,他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技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诠释了白衣天使这个神圣的称谓,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在原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因此,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爱戴,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敬业务实,精益求精,树名医形象
    作为一名医生, 18年来,王文龙同志热爱自己的职业,踏踏实实地在临床一线工作着。他时刻本着“医乃仁术”和“医者父母心”的应有情怀,认真钻研技术,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实践中去。他曾多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汲取精华,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还是危重病都积累了一套丰富的经验,成功救治了许多复杂的危重患者。
    2008年10月份,从永兴转来一名35岁的危重多发伤患者入住我院骨科,患者诊断为颅骨凹陷性骨折、左肱骨干骨折、双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入院时患者生命垂危,家属一度产生悲观情绪,甚至想放弃治疗。但是经过主管医生王文龙的耐心劝导和数小时的积极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下来,其家属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得到了些许安慰。随后,王文龙医生为患者选择了最好的手术治疗方案,手术历时6小时,取得了圆满成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逐渐恢复。可这时肇事方突然逃逸,不再为患者缴纳任何费用,患者家境贫寒,很快便捉襟见肘,不但交不出治疗费,生活费也出现了困难。他在查房中发现家属总是愁眉苦脸,于是他细心的询问,才得知这一情况,王文龙医生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倡导科内捐款救助患者的决定,并自己带头捐款,解决了患者的燃眉之急。患者顺利康复出院时,患者及其家属深情的为王文龙医生鞠了一躬,感谢王文龙精湛的医术及无私的爱心帮他们重新走上希望之路。

                                                                 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作党员及群众的楷模
    作为外科支部组织委员,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党的信念,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以身作则,注意发挥表率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全体党员学先进,赶先进。外科支部在支部书记委员的带领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表现突出,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被医院推荐为“北湖区创先争优示范点”。在支部组织的活动如义务植树,下乡义诊,慰问孤寡老人,给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等等活动中,总能见到他活跃的身影。

                                                                       言传身教,培育新人,促医疗质量提高
    作为一名技术骨干,王文龙医生不仅自己刻苦钻研业务,而且做好言传身教,努力培养新人,为科室储备后备人才,同时达到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王文龙医生经常为年轻医生讲解临床疑难病例、治疗手术经验,将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传授给年轻医生。在做手术操作时力求解剖清晰,层次分明,动作娴熟,让年轻助手心神领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每每遇有夜间急诊手术时,王文龙不管多晚,都会与年轻医生共同上台手术,做好指导工作,更好的为患者的生命保驾护航。
                                                                      待患如亲,无私奉献,显党员本色
    人们说,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不容易。王文龙医生18年在临床一线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哪来这么长久的激情呢?激情的动力来自党性、敬业、实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医疗服务中,他体会着救死扶伤、转危为安的快乐,从事党的事业的伟大情怀和光荣梦想。在他的心中,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就是把治病救人当成一项终身的事业来干,把医院、把骨科当成一个家来建,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无论冬寒酷暑,他都总是风雨无阻,无管遇到什么困难,承受什么压力,他送给患者的总是希望与信心。
    2011年4月的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他遇到了一名流浪汉,全身恶臭,其左手无名指被一铝质戒指压迫得已肿胀溃烂,指骨外露,腥臭无比,旁人避之不及。可如果再不取下这个戒指,随时可能发生手指坏死及脓毒血症,在医生的眼中,流浪汉同达官贵人一样,生命都是无价的。王文龙医生二话没说,为患者紧急实施了手术,保住了手指,并为流浪汉垫付了相关治疗手术费用。有人说,这个医生太傻,街上的流浪汉还要管他死活。也有人说,这个医生是一名真正“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王文龙医生听了议论后,只是笑笑,平静地说“做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
    作为一名骨外科的医生,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且科室里病人多,危重病人也多,经常没日没夜的加班。科室电话,患者的电话,总是随叫随到,春节几乎没有在家吃过团圆饭。妻子有意见,说医院才是他的家,家只是他的“短期旅舍”。孩子也说爸爸从没有认真辅导过一次作业,没有开过一次家长会,没有陪孩子外出旅游过,孩子一提到爸爸,撅起了小嘴。是的,也许王文龙医生不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但他绝对是个好医生,优秀党员。在骨外科的工作人员一栏表前,经常会有患者及家属指着王文龙医生的相片,告诉别的人,“这就是我的主管医生,他是个好医生,技术好,态度好,总是对我微笑,对我们就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
    作为一名医生,18年来,他以精益求精、高度负责的作风诠释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作为一名党员,18年来,他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服务履行着他的入党誓言,以全心全意、舍已为人的行动书写着对人民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在群众的心目中,王文龙同志是健康和生命的守护神,更是在医疗战线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面鲜红的旗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无影灯下献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