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健康减肥
最近,我们急诊科收治了一位因吃减肥药出现不适的女性。因嫌自己肥胖,她购买了减肥药(具体药名不详)。当天服用减肥药物后,突发全身乏力,头晕、眼花,胸闷、气促后出现晕厥,由120接诊入院。经过一系列急救措施后,她最终苏醒,但仍感觉全身乏力、胸闷气促,后送至住院部进一步治疗。
在这以瘦为美的社会,减肥成了时尚。这给制售减肥药厂家带来了机遇,但是也有很多不法厂家乘机制作假冒伪劣减肥药。即便是合法的减肥药也存在副作用,例如阻碍脂肪消化吸收的药物往往也会阻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还会导致胃胀、腹痛、脂肪泻等问题。而通过抑制食欲减少摄食量的药物往往会有头晕、头痛、恶心、焦虑、震颤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奥利司他存在导致严重肝损伤的风险。市场上还充斥着各种宣称有“燃脂”、“排毒”等神奇功效的药品或保健食品,例如“左旋肉碱”、“明列子”、“酵素”、“壳聚糖”等,但这些其实都没用,还往往存在非法添加药物(比如泻药、利尿剂、安非他命、甲状腺素等)的问题。
世上之事大多无捷径可走,而减肥的道路则更是漫长而艰辛。为了自己的身体,还请细水长流,通过健康的手段获得好身材。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体重主要受遗传、饮食、运动、情绪、睡眠等因素影响。所以想要减肥——请“管住嘴,迈开腿”!
在减肥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减肥。体重过轻和过高都有可能提高某些疾病的风险。中国成人正常体重的判断标准是BMI在18.5~23.9之间。BMI=体重(kg)/身高(m2),可以先计算一下自己的BMI,判断是否真的需要减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不必过分苛求身材,维持在正常体重范围即可。如果BMI在32以上,还合并一些代谢性、心血管系统疾病风险,可以考虑去咨询一下减肥手术了。
首先,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怎么少吃又能保证营养呢?
既要减肥,又要保证合理的营养,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能量负平衡。能量负平衡,即吃进去的能量,要小于消耗的能量,让能量入不敷出。要达到能量负平衡,核心是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高热量的食物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甜食、主食等;另一类是油脂,包括肥肉、动物性脂肪、烹调油等。此外,限制这些食物的同时,要保持另外一些食物的摄入,包括蛋清、牛奶、瘦肉、大豆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以及青菜、豆类中的膳食纤维。这些营养素,都是维持身体免疫力不可或缺的。
要保证一天三餐不能少,同时把每顿饭的量减少为原来的1/2或1/3。每天的饮食中,要保证一袋牛奶(250~300毫升)、50克瘦肉、一个鸡蛋(有些人可以增加一个蛋清)、50~100克豆腐,500克新鲜蔬菜,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营养全面的低热量食谱,保证在减肥的同时,基本营养不缺失。
实在太饿,怎么办?
减肥初期,饭量减少后,很多人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饥饿感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种感觉之一。要消除饥饿感、避免低血糖,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两餐之间适当地加餐。三餐之外再加三餐,即“3+3进食法”。
加餐食物不能选择高热量食物,比如甜食或油炸食品。您可以参考以下这些健康的加餐选择:黄瓜、西红柿等可以生吃的蔬菜,一小把煮花生,一杯无糖酸奶,一片全麦面包。还要注意,不要在原有三餐的基础上加餐,而是把原来三餐的食物总量,分散到六餐中去,这样才不会造成总热量超标。例如,之前早饭吃一个鸡蛋、一片面包、一袋牛奶,现在可以早餐不吃鸡蛋,而是在10点左右用鸡蛋作为加餐。这样做,摄入的总热量不变,但是能量的摄入更加均衡,可以避免两餐间出现严重的饥饿感或低血糖。
在运动方面,超重或肥胖的人建议每天60-9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快走、游泳、骑车等),每周2-3次每次10-20分钟的抗阻肌肉训练,如平板支撑、俯卧撑等。大量出汗时适当补充水和电解质。
最后要提醒大家,减肥速度不可过快,要循序渐进,每月减2公斤内为宜。
科学研究给出了让人非常乐观的数字,只要我们坚持三个月,最多坚持半年,饮食习惯就可以被改变。只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同时身边的朋友给予支持与监督,坚持三个月良好的饮食习惯并不难。减肥最关键在于开始,短短三个月的改变,给我们带来的健康回报,可能超过三年,甚至十年。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