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专科技术详细

名医名科 | 前进中的三医呼吸人:以“硬核”团队树标杆 差异化发展共谱“呼吸”乐章

发布时间:2024-06-17 15:34 本文来源: 党政办

“以逢山开路的闯劲儿,甩开膀子的干劲儿,抓铁有痕的韧劲儿,众人拾柴的心劲儿,勇毅笃行的稳劲儿,跑出学科发展‘加速度’,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谢阶飞谈及团队建设,提到了科室年轻干部身上独有的“五股劲”。平均年龄34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是一支年轻有为、朝气蓬勃的医学队伍,团队秉持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深耕各自的医疗领域,搭建了以肺癌全病程管理和呼吸介入为特点,呼吸慢病、呼吸康复和呼吸感染为支撑,呼吸重症为特色的学科建设架构,专科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系国家PCCM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全市首家)、全国基层肺癌诊断与治疗示范基地、湖南省市州级重点专科(全市呼吸专业唯一一家)、湖南省呼吸治疗与康复中心、湖南省无创通气规范化培训基地、湖南省优质护理服务突出表现科室、郴州市肺癌诊疗技术研发中心、郴州市呼吸支持技术研发中心。科室年门急诊量达到3万人次,出院3445人次,手术量3000台次,治愈好转率大于98%,抢救成功率大于95%

持续攀登医学高峰,硬核实力守护健康。学科十五年来的快速发展,必将在医院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呼吸团队既是见证者又是实践者。今天,我们将镜头对准团队九名临床一线医护人员,聚焦专科技术、卓越服务、人才建设、科研教学、服务基层等层面,对专科团队展开深度报道。

 

 

“技术担当”谢阶飞

“镜”界创新  解救患者之痛

“谢主任,交给您,我们家属就放心了,心里踏实了。”这是患者家属对谢阶飞的评价。平常的一句话,亦是患者家属对谢阶飞最大的认可。

作为学科带头人谢阶飞始终坚持在攻关急危重症疑难疾病救治技术瓶颈上下苦功夫,潜心钻研呼吸领域前沿理论,善于在技术创新中寻求突破,相继带领团队开展支气管镜导航机器人手术等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软质支气管镜各类金属支架的植入、胸膜闭式活检术、胸膜灌注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硬质支气管镜下气道肿瘤消融和硅酮支架植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0到1再到N的突破性技术革新,逐步实现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转变。

多年的历练和积淀,让谢阶飞从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蝶化为呼吸学科专家。希望做一个让患者放心、同事肯定、同行认可、社会满意的呼吸领域专家,让学科发展“更上一层楼”始终是谢阶飞所追求的目标。孜孜以求,躬耕不辍,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规范化、标准化、精准化、个性化诊疗,为一方老百姓的健康铸就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卓越护理服务担当”何敏

业精于专  铸就卓越

“护士长,您就像我的女儿一样,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温暖了我的心。”这是一位老年患者曾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何敏说的话。

今年是何敏扎根护理岗位的第27年,青春岁月献予护理事业,力求将护理服务做到极致,在专业中彰显温度。作为科室护士长的她,大力加强专科护理团队的建设与培养,组建呼吸介入护理组、呼吸支持护理组、呼吸康复护理组、呼吸肿瘤护理组、呼吸慢病护理组,力争做到专中有精;积极推广改良病号服、护患沟通卡(面向失语、沟通障碍的患者)等17条卓越护理服务举措,着力推行“一科一品”服务项目,为卓越服务示范医院建设夯实根基;壮大呼吸治疗康复团队,将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肌力测定和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延伸至其他专科;开展居家肺康复延续护理,定期上门随访慢阻肺患者,评估患者疾病及日常生活情况、氧疗设备使用情况,系统指导肺功能锻炼,极大提升患者居家自我照护能力,减少了患者住院频次,做到院前、院中、院后、家庭服务全覆盖,让患者诊疗更舒心。

 

 

“业务中坚担当”李志军

常怀“不平心” 

争做堪当重任的中坚力量

气管镜全院第一,收治病人数全院第一,业绩全院第一。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救治高危重症病人,像陀螺一样的忙碌,对于李志军医生来说,早已成为常态。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最精准的治疗,以期让患者获得最大的获益,在科室常常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作为呼吸内科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先后踏上了前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健康研究院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医院的进修之路。因怀有“不平心”,李志军医生将永不服输的心劲儿转化为医学道路上前行的动力。俯身医学事业,敢于做别人没做的,做别人做不好的,做别人不敢做的,争做学科带头人之外最有担当的人。

心恒,从医可长远,研学可提升;心静,从医可摒除俗念,脚踏着实地,这是李志军医生的从医信条。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李志军医生坚持以科为家,精进技艺,治病抚心,视患者为亲友,收获了一批又一批铁杆粉丝。35岁的李志军,以行动回答了“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的铮铮誓言。

 

“传帮带担当”罗莉

“师带徒”传薪火

 “传帮带”助成长

“做好‘传帮带’,接好‘接力棒’,把宝贵的工作经验、业务技能通过手把手教学传授下去。”罗莉是科室医师队伍中资历较老的成员之一,是科室第一位拥有全科医生带教证、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医师,日常教学坚持将“以学生为中心”与“临床情境教学”相结合,承担了临床本科、专科、助理规培医师、全科转岗医师、轮科医师的教学与临床带教工作。做好传帮带工作,为青年医生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指导新进医师独立开展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睡眠监测、胸膜穿刺、胸膜活检,以及疑难病例的讨论、临床重症的见诊等,充分发挥好一名老医务工作者传帮带的作用,为年轻医生作出表率。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完成260余名青年医师的传帮带工作,多次荣获“优秀带教老师”荣誉称号。

扎根临床医学教育22载,牢记师者初心,在专攻呼吸慢病的同时,将一线临床作为教书育人的“活讲台”,以实际行动谱写“最美教科书”,引导青年医师坚定医者仁心、潜心治学,争做人民的好医生。

 

“服务基层担当”黄亚林

10年暖心坚守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他们(基层)需要什么,我们就带去什么。”这是黄亚林自踏入医学领域以来一直践行的服务理念。身处全院最繁忙的科室,仍能从牙缝中挤出时间积极投身到基层卫生服务中。利用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走遍了北湖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郴州市绝大多数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为基层带去接地气的、能用得上的技术,让慢性气道疾病在基层得到规范化治疗。通过授课、会议交流、问诊查房等多元化的形式,为基层医院带去最新的诊疗规范与指南,以及肺癌、呼吸介入、呼吸危重症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义诊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以最直接的方式,“零距离”服务基层人民群众。坚持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光发热,累计服务基层人数达到数万人次

“医生不是‘工匠’,应散发人性温度和责任情怀!”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黄亚林扎扎实实推进分级诊疗建设,精准对接基层需求,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让更多疾病首诊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力求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医教研担当”唐龙辉

“呼吸”与共

倾力打造临床研究高地

“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具备解决病人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在治疗中发现疑难杂症,开展临床研究。”唐龙辉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医生要“三会”:会临床、会教学、会科研。临床科研坚持“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探索改进诊疗方案,促进成果转化,解决临床难题,为医学科技创新作出新贡献。今年,科室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健康研究院建立医联体,开展了医院第一个GCP药物临床试验,一种新型新冠小分子药物来瑞特韦用于新冠感染患者,目前药物已进入试验数据分析阶段。

未来,唐龙辉将始终在推动医教研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深耕不辍,进一步推动学科在临床科研转化领域的发展,为健康郴州、健康湖南不断贡献三医力量。

 

“任劳任怨担当”李筱龙

扎根临床一线

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奉献之歌

“李医生,你救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我们一个家,非常谢谢你。”这是一位重症肺炎患者好转出院后,患者家属对李筱龙所说的话。

今年是李筱龙参加工作的第4年,4年如一日,全年无休,每天7:30到达科室,晚上9-10点下班,维持着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模式,本着有事我先上的工作作风,积极参与学科PCCM项目、郴州市肺癌诊疗中心基地建设以及三级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始终用真心、耐心、细心服务好每一位病人,从不推诿病人,不怕管理危重病人、疑难病人和潜在纠纷病人。平均在床病人20余人,年出院病人约700人次。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发布后,顶着近40℃的高烧管理30多名病人,平均每天会诊50余名病人,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降死亡”,确保新冠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让有就医需求的新冠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扎根临床一线,永葆“青年本色”,李筱龙立志做一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医师,让青春在推动健康郴州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新锐力量”李智宏

医路筑梦起航 雏鹰展翅前行

“漫漫从医路,拳拳医者心。医者,只有帮助病人解决病痛,从中获得成就感,才可以支撑他走得更远。”作为科室的新生力量,李智宏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找寻到了从医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一名年轻医师,李智宏感受最深的是,医院始终致力于为青年医生的进步和成长提供平台和机会。年轻的团队,充满战斗力的队伍,共同进步的狼性文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以托举的形式为青年医师提供“雏鹰展翅”的舞台,助力新生力量更快成长,将每一个“小我”汇聚成科室发展的强劲力量。95后的李智宏主攻呼吸感染、胸部肿瘤、呼吸介入,曾参加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万里行-湖南站,参与郴州市肺癌诊疗研发中心、呼吸支持技术诊疗研发中心申报。凭借过硬的理论基础,在区域竞赛中获得“思维挑战、信心全程”2023年第六届呼吸慢病管理全能挑战赛南区决赛“潜力之星”、“思维挑战、信心全程”2024年第七届呼吸慢病管理全能挑战赛湖南赛区“全能之星”(第一名)等殊荣。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今后,李智宏将一如既往把自己调整成“空瓶”模式,不断吸纳知识,提升专业水平、科研水平与沟通水平,从浩瀚医学中采撷“那一抹鲜活的浪花”,在医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新生力量代表”李彭

点亮医学火种  绽放青春光华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这是李彭的从医信条。李彭的爷爷是一名医生,十余年前因肺癌去世,亲人病痛所带来的情感牵挂历久弥新,也成为了李彭励志从医的力量源泉。

一年前,李彭完成了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李彭实习所在的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科室。技术突破革新、作风扎实严谨、团队敢拼敢闯,高凝聚力、高执行力、高战斗力的呼吸队伍深深影响了初初步入医学领域的李彭,让李彭对呼吸领域心向往之。

学生时代的李彭,经历了三年多的疫情,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复杂感染的多发以及重症患者人数的激增,让李彭坚定了从医的主攻方向——呼吸重症。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今后,李彭将扎根临床一线,通过系统的学习与积累,为科室的呼吸重症亚专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李彭正朝着一名合格的医生蜕变,一路走来,步履更加坚定,爷爷的从医志向在李彭身上得到了另一种延续。

医者初心是他们潜心工作和勤于钻研的不竭动力,也是他们牢记责任在肩,勇担治病救人使命的生动写照。凝团队之魂,聚众人之志。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一支医技高超、诊断精准、处事果断、能啃“硬骨头”的医疗队伍,在勇攀学科高峰中,积累了雄厚的实力。科室10人相继荣获了25项省、市、区级荣誉。

 

 

 

名医名科

 

 

医学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从来都不乏勇进者。谈及未来,谢阶飞表示,将进一步筹划学科亚专业发展,以GCP为突破口推动医教研协同发展,并以创建湖南省省级重点专科和PCCM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湘南区域呼吸中心。通过呼吸中心的建设,带动胸外科、胸部放射科、放疗中心、病理科、微生物室的共同高质量发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郴州及周边地区老百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整合需求。始终以守护健康为己任,锚定专业领域最前沿,为更多呼吸疾病患者铺就健康之路。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名医名科 | 前进中的三医呼吸人:以“硬核”团队树标杆 差异化发展共谱“呼吸”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