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新闻电子院报202204-2院报 202204-2 详细

进舱周记 | 郴州援吉医疗队:愿疫情早日消散 吉瑞普照长春

 4月14日,距离湖南第二批援吉医疗队正式进驻长春市方舱医院刚满一周,连线采访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何敏、护理部李荟、儿科护士刘红艳、内分泌科护士刘文菊,听她们讲述与疫情感染者日夜相伴的温情故事,致敬抗疫一线的每一道微光。

进舱周记 何敏

口述人:湖南援吉医疗队队员、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何敏

“愿疫情早日消散,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

出发吉林前,我特别关注了当地的疫情形势,心疼与疫魔战斗的吉林人民,希望能尽快投入一线工作,为吉林抗疫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三医院的四名援吉队员分配至常德护理组。总护士长详细制定了护理组的职责分工、护理流程。我被安排担任护理组副护士长与院感监督员。上岗前,我再次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院感防护知识,做好小组成员的自我防护培训,同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多次组织小组会议,部署各项工作任务,为进舱开展工作打好基础。4月9日,我开启抵达长春后的首个班次。作为郴州市三医院援吉医疗队第一个进舱的队员,我的心情有些激动,早早醒来,准备好进舱要带的物品,随时准备出发。为了避免工作中出现想上厕所的尴尬情形,起床后我便一直没敢喝水,早餐的稀饭也没动。经过近一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方舱医院,立刻穿好防护服进入工作模式。小组一共八名队员,分管3楼病房。队友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医院,但“早日驱散疫情”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此,我们快速熟悉环境,迅速磨合,坚决服从指挥,各司其职。我的首要职责是检查上一班工作人员脱防护服流程是否合规,打包垃圾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做好病人的入科引导,有序安排病人床位,查看病房物资备用情况,随时补给物资,做好病房院感督查等。一个班次四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看到病人得到妥善安置,方舱医院有序运转,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也倍增了。一个夜班过后的翌日清晨6:30,我们对病区走廊进行消杀。6:45左右,病人陆续起床洗漱。7:00我们随医生查房、监测体温、询问病人夜间睡眠情况,并处理医嘱。我和几个队友下楼为病人取来早餐,这里的病人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进驻,在进行分餐时,有位母亲满脸愁容,怕儿子不够吃,把自己的那份早餐给了儿子。我又为这位阿姨送去了一份早餐,同时告诉她目前需要吃饱、保证营养才有力气打败病毒!她接过早餐说着谢谢,脸上的愁容慢慢散去。我知道,此时此刻,方舱医院的每一个病人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关心。正式的战“疫”已经打响。虽然严严实实的防护服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不敢大声说话,不敢打喷嚏,打哈欠也得斯文着来,爬几层楼会有憋闷感,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工作的热情。每名医护都尽可能让患者感受到关心,感受到战胜疫情的多方力量。下班回到酒店后的第一件事是从头到脚的消杀与清洗。我们从不敢松懈,因为深知只有做好自我防护才能去保障病人的平安,才能在抗疫持久战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尽己所能帮助长春早日实现动态清零,恢复常态生活!

口述人:湖南援吉医疗队队员、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李荟

“虽然无声,但依然能感受到老爷爷对医护们的感谢。”

今天我负责的班次是N班,为避免上班时想上厕所,中午开始我就不再饮水,晚饭后早早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23时50分乘上专程去方舱的大巴,车窗外漆黑一片,耳边只有大巴行驶哒哒声,路灯和交警为我们指航,马路边的白桦树在昏暗的深夜里格外耀眼。大家按照分配的岗位各就各位。我的任务是在清洁区坚守监控,查看每个楼层的医护人员按时对空气、物表消毒,患者佩戴着口罩入睡,交接班时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脱下防护服……同时还协调楼层之间事宜和准备物资等。通过监控,我特别留意到3楼舱内有位老爷爷难以入睡:他时而坐在床旁,时而又躺下。巡视护士了解到他身体不舒服,便通过120转诊至定点医院治疗。临走时,护士为他穿好防护服、鞋套,小心翼翼搀扶他下楼。跟在后面的两名“大白”则帮忙提行李。老人转身伸手想要自己拿行李,被“大白”温柔地拒绝了。监控视频中虽然无声,但隔着屏幕我依然能感受到老爷爷对医护人员们满怀感激。随着下一班医疗队的来到,意味着N班顺利度过。我换好衣服,消完毒,走出医院。旭日初升,温和的阳光洒在身上,新的一天充盈着希望!其实,人间的每一天都值得期待。

进舱周记 刘红艳

口述人:湖南援吉医疗队队员、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护士刘红艳

“有了战斗经验,在接到援吉任务的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犹豫!”

出发前,浩哥儿问我:“妈妈你为什么又要去打病毒?”“这是党和国家交给我的光荣任务!”我淡定回答。相距2020年驰援黄冈抗疫,已过去2年。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战斗经验,在接到需要医护人员驰援吉林通知的那一刻,我没有丝毫犹豫请战加入了驰援队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培训、出征、再培训、进舱实战,6S管理、院感管理、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流程、患者入出院宣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4月11日的班次是A2班,进舱时间是中午1时。我分管的患者需要转移至3-4舱。临时的转移任务,5位患者中午未曾进食,原病区的物资尚未搬运,病区的终末处置也还没完成……注定又是忙碌的一天!一组6人,细化分工,明确任务,迅速投入工作状态。病区里有年长的阿姨,有年轻的小伙,有高中学生……在进入病房前,心里有些打鼓,今天他们被折腾了一翻,会不会很有情绪呀?推开病房门的那一刻,担忧与顾虑消失殆尽。一眼扫过去,如同前几天一样,他们专心做着各自的事情:刷手机、睡觉、看书……中间床位的女孩正在认真写作业,爸爸静静陪在旁边。虽然隔着口罩,但我能看到她眼里的亮光!患者为了保护我们,会尽量不和我们沟通,只是礼貌的微笑。一圈巡视完毕,发现病房某处隐约传来“吱吱”的响声,循声望去,才发现原来有个正在作业的电箱。如果不及时处理,肯定会影响患者夜间休息。因夜已深,暂时无法处理电箱,与护士长商议,只好将患者再次转移。经过一番沟通,女孩的爸爸不但同意搬到病区对面的空房间,还执意不让我们帮忙,自己主动搬床抬物。也许这就是长春人民特别的善良吧!女孩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不忘学习,深深触动了我。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学生回归课堂,企业复工复产,长春人们“停摆”的生活早日回归正轨。同时我也想对我的浩哥儿说,妈妈再次出征,是想告诉你,男子汉在困难面前要勇敢,坚强!少年强则国强,好好读书,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进舱周记 刘文菊

口述人:湖南援吉医疗队队员、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护士刘文菊

 

“听到长春新增病例逐日下降,所有的疲惫感顿时消散。”

今晨的长春下起了雨,带着一丝寒意。我和队员们早早从驻地乘车驶往方舱医院。临时接到通知,为了便于病区管理,一二号楼的三楼病房需要搬迁至三四号楼的三楼,这意味着今天注定是紧张而忙碌的一天。所有保障物资需从原来病区和库房手动搬运。电脑信息的变更、患者床位的重新安排、病房设施的改进消毒、院感的落实……任务艰巨,同时也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挑战。好在大家团结一心,克服重重困难,没有丝毫怨言。繁重的搬迁任务完成后,我们快速熟悉新的环境,妥善安排各项工作,及时安抚好患者的情绪。临近下班时,窗户外夜幕已经降临。经过病房门口时,一位阿姨和蔼地对我说了声“姑娘你辛苦了!”一天辛苦和疲惫瞬间一扫而光,内心升腾出浓浓的暖意。我回复阿姨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祝您早日康复!相信我们很快可以战胜病毒,恢复正常生活!您要加油!”

进舱周记

(王星懿 刘滔)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202204-2院报